預設專欄

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 3歲症狀逐漸改善

小兒異位性皮膚炎問題,常困擾許多家長。

中醫師表示,異位性皮膚炎最常發生在2歲前的嬰幼兒,當中又有6成會在1歲前發病,中醫稱為「奶癬」、「胎斂瘡」。

臉上常見出現紅疹,皮膚侵犯的範圍可能會波及頸部,前胸、四肢伸側,接著是四肢的屈側。

中醫師表示,小兒發病早期常在滿月前,也有遲到3個月左右就會出現症狀,幼兒的臉上除了出現紅疹之外,還會不時用臉去摩擦上肢、枕頭或衣服,隨著年齡的增長,皮膚侵犯的範圍可能會波及頸部,前胸、四肢伸側,接著是四肢的屈側;這個階段進入兒童期,中醫則稱為「四彎風」。

此症最困擾的特點是 「癢」,常會陣發性的發作,特別是在夜裡,十分不適,家長照顧上也很辛苦。

長期搔抓的結果,皮膚容易出現苔癬化,外觀顯得粗糙乾燥,過度搔抓造成的傷痕也容易使皮膚受到感染。

大部分異位性皮膚炎患兒在 3~5歲時症狀會改善甚至消失,但仍有些病童非但症狀未改善,甚至可能會惡化。

不時反覆發作,到了成年20歲左右,才可能漸漸自然痊癒。

中醫辨證治療上,主要可分為血熱風盛、濕熱俱盛、脾虛溼盛以及血虛風燥問題。

治療可採取清血熱潤燥,除濕消腫;清利濕熱;益氣健脾、和胃滲濕;以及養血潤燥、袪風止癢等原則,採內服藥方加以調理。

異位性皮膚炎患者,針對「血熱風盛」者,可見皮膚斑疹丘疹密集,疹色紅赤,劇癢常會搔抓出血,滲液不多等,治療可用消風散。心火熾盛加牡丹皮,赤芍;搔癢劇烈加地膚子,刺蒺藜。熱盛者加黃連解毒湯。

而「濕熱俱盛」者常見患處皮膚深紅,滲出液多,結黃痂或破皮糜爛,便秘,小便偏深色等,治療可用龍膽瀉肝湯。

熱盛者加生石膏、白茅根。便秘者加大黃。

皮膚感染糜爛加銀花、蒲公英。

「脾虛溼盛」者多見發病已經有一大段時間,皮膚滲出液少且清稀,以結痂浸潤的斑片為主;胃口差,面色蒼白,排便溏等,可用參苓白尤散。

滲出液明顯者,可加用萆檞、車前子。

「血虛風燥」者,常見病情反覆發作,常時不癒,皮損肥厚乾燥嚴重,色素沉著如苔癬樣且伴隨劇癢,可用當歸飲子、地黃飲子等方加減治療。